亞伯拉罕的帳篷與為神所建之壇
金培基(金華)牧師
聖經告訴我們亞伯蘭的一生,在外邦人環聚的迦南地,一共搭建了4座帳篷,和築了4座敬拜神的壇。可是有兩次他往南地遷移,離開了神的應許之地之時,他的帳篷和敬拜神的壇就不見了。可見,亞伯拉罕的帳篷與所建之壇,具有深厚的屬靈意義。是我們應該知道的。
因此,我要從亞伯拉罕每到一個地方就搭起帳篷和建祭壇的事。 來引申我們基督徒的人生和盼望。或者說是我們基督徒的人生觀和信仰吧!
我們知道,亞伯拉罕本來的名字是亞伯蘭。所以我要從亞伯蘭開始說起。亞伯蘭的一生就是以「離開」作開始的。當神最初吩咐亞伯蘭離開哈蘭的時候,祂要求亞伯蘭必須做到3個離開。第一個離開,就是離開本地;本地就是他自己的故鄉。第二個離開,就是本族;本族就是要他切斷與自己血親家族的聯繫。第三個離開,就是離開父家。父家,不但是指自己的父親,也包括了他父親家族裡其他的人。
聖經創世紀11:31-32節,告訴我們,亞伯蘭的父親他拉當初離開吾珥的時候,只帶著兒子亞伯蘭和兒婦撒萊,以及幼年就失去了父親的孫子,也就是亞伯蘭的侄子羅得一起離開的。他拉最後要到的地方,是迦南地。可是等到他們走到哈蘭的時候,他拉就停在那裡不再繼續前進了。聖經沒有說究竟是什麼原因,讓他拉拒絕離開哈蘭?聖經只說,他拉最後就以205歲的高齡死在哈蘭。這一停頓,很可能就打斷了神原本的計劃。
聖經又告訴我們,他拉是在70歲的時候,生了亞伯蘭。既然他拉停止在哈蘭,就不願完成他最後要到迦南地去的初衷,於是在他拉130歲的時候,也就是亞伯蘭75歲,神就吩咐已經成年的亞伯蘭要離開本地,本族,和父家往神指示地方去。他的父親最後就在205歲的時候死在哈蘭1的。
所以,當亞伯蘭遵從神的吩咐離開了本地,和本族的時候,他事實上還沒有完全離開父家。因為,雖然他已經告別了父親,可是他除了帶著自己的妻子撒萊,和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,以及僕人以外,而且還帶著他父家的侄兒羅得一起走。(創12:1-5)
後來,亞伯蘭終於到達進入迦南地必經的門戶示劍地方的時候,耶和華神就在摩利橡樹那裡向他顯現,對他說:「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。」神的話讓他知道,自己已經到達了神當初指示他要去的地方了。
於是亞伯蘭就在示劍的摩利橡樹那裡,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進入迦南以後的第一座壇。(12:7)。
從前地廣人稀,沒有指示地點門牌和道路的系統。當時的人都習慣以某個明顯的地標來標示地點。摩利橡樹就是迦南拜偶像的人群聚的地標。亞伯蘭在他們的眼前,為神築了進迦南以後的第一座壇。向一大群異教徒作見證,那實在是一件非常勇敢的行為。
不久,亞伯蘭又繼續往東進入迦南的內地,因為他所到達的地方,沒有明顯的地標。所以聖經說,那是在伯特利和艾之間的山地。亞伯蘭就在那裡支搭帳篷為家。同時他也在那裡建立了他在迦南地的第二個祭壇,求告耶和華的名。(12:8-9)
在那裡亞伯蘭和侄子羅得,為了彼此的財產太多,他們的牧人彼此之間又常常;可能是為了爭奪牧草和水源而引起紛爭。最後亞伯蘭就決心要和羅得分開。亞伯蘭謙讓晚輩羅得,叫他先挑選自己喜歡的地方,自己寧願退讓到羅得沒有選中的地方去發展。於是羅得選中了迦南地西邊最肥沃的平原,就離開了亞伯蘭遷移到迦南平原去了。
這件事非同小可。因為,羅得的離開,亞伯蘭終於完成了當初神要他離開本族,本家,和父家的最後一個,就是完全的離開了他的父家。現在只剩下亞伯蘭和他的妻子撒萊在一起了。從此以後,神終於能夠如願賜福給亞伯蘭和他的後裔。
這現象和我們基督徒的經歷完全一致。保羅曾經勸勉在世俗生活裡打滾的哥林多信徒說:「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,與他們分別;不要沾不潔淨的物,我就收納你們。」遵從神的吩咐「離開」!就是我們基督徒第一個要尊敬,和聽從的命令。
當亞伯蘭完全做到神從前吩咐他的3個「離開」以後,神對亞伯蘭具體的賜福就開始了。神再次對亞伯蘭顯現,對他說:「從你所在的地方,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;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,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,直到永遠。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,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。你起來,縱橫走遍這地,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。」(創13:14-17)
我們還記得,當亞伯蘭首次踏進迦南地的時候,神是怎麼對他說的?神對他說:「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。」
而這一次,在他送走了本家的侄子羅得,終於完全地完成了神要求的三個離開以後,神就清楚地告訴他說:「要把他眼目所及之處,都賜給他和他的後裔。」
這和第一次神在示劍對亞伯蘭說的話很不一樣了。這一次是神對他個人發出,有關於他和他後裔,最明確的應許。
當神對他再次顯現,對他說話時,亞伯蘭的帳篷是搭在沒有明確地標,坐落在伯特利和艾之間的山地。
創13:14-16說:神就在那裡對他說:「從你所在的地方,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;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,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,直到永遠。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,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。」
從這些小地方,我們就看出神對亞伯蘭的安排和引導是多麼的無微不至。是多麼的奇妙!亞伯蘭讓羅得自由選擇離開以後,神就讓亞伯蘭從所居住的地方,親眼望見神應許要賜給他,和他後裔的應許之地。
那還不夠!接著在17節,神又對亞伯蘭說,「你起來,縱橫走遍這地,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。」於是亞伯蘭就拆了帳棚離開,他照神的吩咐開始縱橫走遍,觀看神應許給他的地。最後他就把帳篷搬到了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,住了下來。而且照樣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,在迦南地為耶和華所築的第三座壇。
當時亞伯蘭並不知道,那是一件對他的人生非常重要,也非常有意義的事。為什麼呢?因為,從此以後,神就專注在亞伯蘭的身上,要預備和造就他成為地上萬族的祝福。
接著,我們來到了創世記15和17章。這兩章經文裡說到,神就與亞伯蘭立了一個「永遠的約」。神在這兩章聖經裡11次對亞伯蘭解釋這個永遠的約有關的內容。其中包括了:神要賜給他和他後裔的地在哪裡(15:18),包括了把亞伯蘭改名叫亞伯拉罕,也把撒萊改名為撒拉。凡是屬與這新名字的後裔。將要及其繁多(17:2)。也包括了亞伯蘭要作多國之父(17:4),更包括了這永遠之約的對象不但是亞伯拉罕,而且也是他世世代代的後裔(創17 :9)。
最後,神要求亞伯拉罕,雙方都要有一個立約的證據。對於亞伯拉罕,神要求他和所有他的後裔,以及所有屬於他的男丁,都要行割禮,作為他們世世代代遵守與神所立之約的證據(17:9,10;11;13;14)。同時,神也以應許賜給無後嗣的亞伯拉罕夫婦一個兒子,並且為他取名叫以撒,作為神給他立約的證據(17:19)。最後,神還保證要和還未出生的以撒,和以撒的後裔,堅定這個永遠的約(17:21)。以後,每當亞伯拉罕夫婦看到以撒的時候,就相信,使無變有的神,必定會堅守和亞伯拉罕立的永約。
正如後來摩西對亞伯拉罕的後裔,以色列百姓說的,神要他們知道:「耶和華─你的神,他是神,是信實的神;向愛他、守他誡命的人守約,施慈愛,直到千代。。」
可沒有想到,有一天神竟然要求亞伯拉罕把賜給他們,要讓亞伯拉罕的後裔極其繁多的以撒,作為燔祭獻給神。敬畏神的亞伯拉罕也竟然遵命照辦了。他帶著以撒上到了摩利亞的山上。就在自己最愛的以撒面前,建了他一生在迦南地的第四座。我相信,那時他是心裡淌著血,親手建造有生以來最不容易建造的壇。那座壇也是亞伯拉罕在世為神所建的最後一座,要把以撒獻給神作燔祭的壇。
這座壇是亞伯拉罕向神毫無保留信心的見證之壇。亞伯拉罕也因此獲得了神給他信心的見證,說:『你既行了這事,不留下你的兒子,就是你獨生的兒子,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: 論福,我必賜大福給你;論子孫,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,如同天上的星,海邊的沙。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, 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,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。』」
藉著亞伯拉罕一生在神應許的迦南地,建的四座帳篷,和敬拜神的壇。我們看到神一步步地帶領他走上靈性的巔峰。壇就成了他留在世上向世人見證神的紀念碑。這告訴我們,只要有家,就要有敬拜神的壇。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都離不開敬拜神。
最後,當撒拉以127歲高齡過世的時候。亞伯拉罕為了埋葬愛妻,就在所居住的希伯崙幔利橡樹那裡,向當地的望族,赫人以弗崙買了一塊地,把撒拉安葬在麥比拉洞裡。(參創23)。
神藉著撒拉的死,終於讓亞伯拉罕在神的應許之地迦南的希伯崙,合法擁有了第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。因此當亞伯拉罕過世的時候,他才能被葬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。成就了神對他初步的應許。從此以後,希伯崙就成了他家族在世上的祖墳之地。
後來,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,和孫子雅各在臨終以前,也都堅持要人把他們埋葬在希伯崙的祖墳裡。亞伯拉罕的曾孫約瑟,雖然由於某些原因,並沒有如願被葬在自己的祖墳裡,可是他的確也在臨終是囑咐過他的兄弟們,有朝一日一定要把他帶回到神應許給亞伯拉罕,以撒,和雅各祖墳所在的迦南地。
既然亞伯拉罕的祖墳希伯崙對以色列人有那麼重要的意義,所以,後來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回歸迦南地的時候,他派遣的探子,也優先要去窺探那個他們的列祖留在地上的希伯崙。就是他們在世信仰神的見證(參民13:22)。
我們華人一向重視「落葉歸根」。所謂的根,就是我們人生最後要回歸的地方。儘管是如此,如果說。亞伯拉罕,以撒,雅各,和約瑟,已及他們的後裔的祖墳,就是以色列人寄望落葉歸根之處,就不正確了。因為希伯來書11:13說:「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。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;卻從遠處望見。 且歡喜迎接。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。是寄居的。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。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。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。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。就是在天上的。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。並不以為恥。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。」
以色列人在地上希伯崙的祖墳,只是他們的先祖死後,身體歸回地上塵土的地方。然而他們的先祖最後落腳的家鄉,不是在地上,而是那個在天上永恆的家鄉。在那裡不再需要搭帳篷,因為他們是住在一座永恆的城。也不再需要建壇了。因為神已經與他們永遠在一起了。
我們基督徒的根,也和那些信心的先祖一樣,不是在地上, 而是紮根在天上,神應許給我們永遠的居所。
在創世記3:19說到,起初神創造了亞當;亞當名字的意思就是人。所以那時候神對人說:「你在地上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。直到你歸了土。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。你本是塵土。仍要歸於塵土。」
傳道書12:7更解釋了細節說:「 塵土仍歸於地。 靈仍歸於賜靈的神。」意思是說,我們的生命有兩個歸宿。一個是身體最終要化為塵土。並且要歸回的土地,沒有一個例外。而另一個歸宿就是,我們的靈,要歸回到賜靈的神那裡。
亞伯拉罕一生的兩個標誌:壇;和帳棚。而且是有帳篷的地方就有壇。這告訴我們,雖然我們在世上是寄居的,可是當我們離開的時候,我們敬拜神的壇,也當像亞伯拉罕那樣,繼續的留在原處,繼續向世人作見證。
就如彼得前書2:9說的:我們是一群好像亞伯拉罕一樣,被揀選的族類,屬聖潔國度的子民,是要一生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,入光明者美德的人。
某一天,我為大哥主持葬禮。他的女兒聽我說到亞伯拉罕的帳篷和祭壇的意義後,她興奮地告訴我:「叔叔,那就是爸爸的一生,是他一生果效的寫照。」聽了以後,我們彼此都得到極大的平安和安慰。
是的!啟示錄14:13說「從今以後,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!」聖靈說:「是的,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,做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。」阿們!